首页

全网最大的sm视频调教网

时间:2025-05-30 03:05:00 作者:陕西省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浏览量:45414

  亚洲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疆甘家湖白梭梭林自然保护区

  三代护林人的绿色坚守

  10月24日,精河县的早晨寒意弥漫。从城区一路向北,朝着准噶尔盆地西南部前行,车辆颠簸了90多公里后,成片白梭梭林和胡杨林闯入眼帘,这便是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该保护区成立于1983年,面积达82万亩,共有12个站点,60多名生态护林员。作为亚洲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白梭梭林自然保护区,它是抵御艾比湖风沙侵袭的天然屏障。

  41年来,一代代管护人员承担起林区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林木荒地资源管理等任务,为防止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进作出了贡献。如今,荒漠已经披上绿装,生态状况持续向好,植被覆盖率达67.41%,各类野生动植物种群不断繁衍壮大,到处充满生机和活力。

  情系林野的70后“守望者”

  记者走进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精河管理分局五道泉中心管护站,感受了不同年代生态护林员的工作以及生活日常。

  “鹅喉羚的脚印是桃心形、野猪的脚印是圆形,狼脚印是梅花形,它的趾甲比狗趾甲长……”10月24日10时30分,赵威站在院子里,绘声绘色地向同事传授辨别野生动物脚印的经验。

  作为五道泉中心管护站站长,51岁的赵威是同事眼里的“百事通”,谁遇到难题都喜欢请教他。

  赵威告诉记者,管护站里的生态护林员工作很辛苦。

  赵威讲述起当年巡护的经历:31年前,在父亲的鼓励下,他成为一名护林人。那时,没有水就到处寻找水源,再用木桶挑回;没有房子,他和同事找来工具,盖了两间土坯房;没有车辆,他们牵着牧羊犬,背上干粮骑马巡护,十天半月不回家是常事。

  “以前,牧民生态保护意识差,乱采滥挖和牛羊啃食对植物破坏严重。外出巡护遇上风沙天气,一张嘴说话就会‘吃土’。”赵威说,那时通信不发达,娱乐少,很多同事受不了这种枯燥生活,选择了离开。

  有一次巡护途中,赵威摔断了胳膊。母亲心疼,让他换工作。父亲坚决不同意,说男子汉要有担当,要具备吃苦耐劳的本领。

  赵威留了下来。30多年过去,他变得成熟稳重。成为站长以后,需要操心的事情更多了,父母和妻子主动承担起照顾女儿的任务,让他全心投入工作。

  “每次巡护都是对大自然的深情告白,在我心里,保护大自然和爱护女儿一样重要,需要付出真心真情,不求回报。”赵威说,如今,他们采用红外线照相机、高空监控云台、无人机巡护等模式,使保护区实现了巡查、监测无盲区,护林防火无死角,看着野生动物频繁出没,野生植物苍翠茂盛,他们心里很自豪很满足。

  熟知生态的80后“活地图”

  生态护林员吉恩斯·托乎塔巴依38岁,说起巡护工作,他侃侃而谈。由于有过放牧和从事辅警的经历,他在管护站里对各项工作的适应能力强、反应速度快。

  工作5年来,哪片林带野生动物最活跃,哪个区域鸟类和野鸡多,它们喜欢啄食什么植物种子,哪一片梭梭林里的野花最茂盛,吉恩斯都了如指掌,“生态护林员实行的是交叉式巡护,对彼此负责的片区情况都熟悉。”他说,眼前这片土地留下了他和同事们的脚印与汗水,也收获了金钱买不到的快乐,工作中经常能邂逅野生动物,说明生态环境正在变好。

  吉恩斯说,上个月,他在巡护时,摩托车出了故障,正弯腰检查,突然,路边丛林里窜出一头野猪。双方愣住,对视了片刻,随后野猪拔腿就跑。

  “那是一头小野猪。巡护过程中,如果突然遇到野猪,我们要先保持冷静,再观察动向。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恐吓惊扰它们,野生动物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吉恩斯说。

  还有一次,吉恩斯和同事正在聊天,不知什么时候,一群马鹿已经进入院子吃草,“我们的防护栏和铁丝网,经常被野生动物冲撞、损坏。狗獾夜间在宿舍附近偷瓜、塔里木兔和鹅喉羚来觅食等情况经常发生。马鹿和鹅喉羚遇到危险,或者被野狼追赶的时候,最喜欢来我们宿舍区避难。”他说,前几天,他去宿舍院子外面上厕所,遇到一头野猪,幸好有牧羊犬及时相救,他和同事才有惊无险。

  “现在,我们对辖区的野生动物习性很了解,人人练就多项防御技能,这样便于更好地和它们和谐相处。”吉恩斯计划,今后,再多学一些植物方面的知识,回家给孩子讲更多动植物故事,顺便在妻子和父母面前“炫耀”一番。

  生态护林员玛尔帕提·马合木提说,吉恩斯是他们眼里的“活地图”,对每一条巡护路线都很熟悉,无论是谁在夜间迷了路,他都能快速辨别方向。另外,遇到无人机不慎跌落丛林、野生动物迷路受伤等情况,他应对起来也游刃有余。

  热爱植物的90后“追梦人”

  正说话间,31岁的生态护林员宪木希·赛不勒连蹦带跳地回来了。这个活泼好动的90后,时不时向记者开着玩笑,说话时,他喜欢用网络流行语,“刚来这里的时候,我爱听师傅们讲故事,听他们说在巡护途中谁遇到的野生动物多。现在,我和他们比谁认识的植物多,很多人都比不过我,太有趣了!”他笑着说。

  翻开宪木希的巡护日记,第一页上写着:青春的时光,要留给最值得的事物。“现在,守好这些梭梭林,对我来说就是最有意义的事。”他说。

  宪木希还喜欢炫技能,配菜、放牧、装修、喷漆、做饭、修车,他都很擅长。“人要活在热爱里才会发光,如果力气足够大,要热情一点,你可以用自己的光照亮别人。”宪木希说,小时候他就很喜欢植物。现在到管护站上班,把工作与兴趣爱好结合,他有信心干出样子。

  一有空闲,宪木希就观察花草树木。他向记者进行植物科普:梭梭和胡杨最耐旱,发达的根系能防风固沙和保持水土;柽柳的枝条非常柔韧,动物们爱吃它的嫩叶;肉苁蓉和锁阳是中草药,补肾健脾效果好;甘草祛痰止咳……

  “每株植物都是大地的‘孩子’,沙漠里的花草树木比普通环境里的植物顽强。无论走路还是日常巡护,我从来不舍得踩踏它们。”宪木希说,他手机里珍藏了几百张植物照片,有空会拿出来欣赏。这些植物让自己变得坚韧勇敢,而在工作中,同事之间的团结互助,让人倍感美好善良。他也曾救助受伤的野生动物,这些经历让自己不断成长。

  如果遇到风雪天气,宪木希就和同事带上牧羊犬进行巡护。“保护区里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它们晚上最活跃。有了这两只牧羊犬,我们感觉非常安全。”他说。

  “我想把最好的青春年华留在保护区。这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永远回忆。”宪木希说,每天听着鸟鸣,看着花草,能收获无数快乐,“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还想当生态护林员,为保护大自然出一份力。”

  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支部书记、副局长郝团军说,自2017年起,保护区实施了退牧还湿、人工辅助育林、人工促进更新以及梭梭种植等工程,动植物资源持续优化。目前,野生动植物已达300多种。(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白素君) 【编辑:惠小东】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跨越黄茅海“延长”港珠澳大桥!到底为了什么?

澳门有丰富的文旅资源,一直是内地居民前往的热门旅游地。今年以来,西安、青岛、太原等城市先后纳入可签发往来澳门“个人旅游签注”范围,内地赴澳门“个人游”城市增至59个,覆盖所有省会城市,越来越多的内地居民可以实现说走就走的澳门行。

西藏石刻艺术保护研究者格旺:“撬开”尘封在石头里的记忆

今年3月,特斯拉基于端到端的FSD V12逐步开始向北美用户大规模推送。“特斯拉在过去一个多月时间内已经在美国进行了FSD的大量测试,从反馈效果来看,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已经接近于落地的节点了。”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时特斯拉将其FSD带入中国,将加速国内自动驾驶技术的提升。

【莫忽视 男性也有更年期】大多数男性更年期从40岁至55岁开始

近年来,财政部门严格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加大民生保障力度。202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预算,比疫情前的2019年下降了20%。同期,财政民生支出保持较快增长。2023年,各级财政用于教育等重点民生领域的支出比2019年增长了25.5%。

广西南宁打造多个“口袋公园” 为城市“见缝插绿”

听完农户们的建议,姜明又带着农业科技人员来到当地大田里,实地调研冬季黑土地保护情况。姜明说,要想保护好黑土地,又让老百姓每年增产、增收,唯一途径就是多听百姓心声、多实地调研。

摆脱母公司影响 物企走向更“独立”

王道席强调,二是聚焦灾区需求,快速调拨中央救灾款物。入汛以来,应急管理部会同财政部预拨了9批次中央救灾资金31.25亿元,足额确保了救灾急需,拨付效率更快、支持力度更大;应急管理部统筹中央和地方储备资源,会同国家粮储局调拨了21批次47.32万件折叠床、被褥、家庭应急包等中央救灾物资,满足群众临时避险、转移安置、过渡安置等不同时段需求;针对各地灾情特点和群众急需,应急管理部多次启动应急物资政社协同保障机制,调拨了大量食品、生活用品等紧缺物资,更好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